泰兴镇大庆路北迎幸东街上,有一条直通如泰运河的小巷,叫做“师家巷”,然而,它还有一段“沿革史”呢!

    远在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之前(公元1561年),为防止倭寇侵袭,准备了一批船只,在现在迎幸东街东头,原是一条大河名“两泰官河”,上有一东西向桥名“通泰桥”,就在桥北河西岸待命。后来,由于第二次倭寇来侵,泰兴人民城上水上出击,倭人失败惨重,再也不敢来犯。此后,便将这批船民安排在通泰河西岸桥北落户,白天外出经营,夜晚仍回原地,以御不测,逐渐便形成人烟稠密的巷子。后来,这些船民又全都缴去官船,携家带眷,就地种田。这巷子本来没有巷名,后来来了一个许家庄人,在巷口搭起一个简易工棚,带着一个徒弟,食宿都在里面。人们便随口喊为“老皮匠巷”。若干年后逐渐喊成“老皮巷”。

    雍正年间,巷口来了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奶奶,摆设一个炒货摊,卖些炒豆、瓜子一类的炒货,维持生活。由于她颇勤快,每天早起来,便把巷内打扫得清清爽爽,久而久之,逐渐形成听得她的打扫声,人们便好起身准备下地了。白天,她把巷内各户人家照看得好好的。有时妇女外出,都把门上的钥匙交给她,遇有起暴下雨,她总不辞辛勤,把各家晒在外面的衣物收得好好的。后来,凡是家中没有人,都把钥匙交给她,怕她记不清楚,便在她棚内钉好上下两根木条,上东下西依次钉上钉,各户各自挂上,回来后各取各的,一点也不错。甚至有些妇女下地干活,把小孩或吃乳的婴孩送到这里来,她从不拒绝,给小孩子喂吃,边做生意,边带孩子。这样就形成一个“托儿所”。这要算我国最早的一个托儿所了。因此她少吃短烧,全巷内的人,均乐意援助,索性不用她烧煮,按时你家送中饭,他家送夜饭、早饭。温饱都不用她费心。她也更加关心巷邻。在各家下地后,都得到各家门口检查一下;人家睡下后,她也要去各 家提醒灶头火烛当心。在她来巷后到去世这几十年内,从未发生过一次火警或失窃等事。

    到了同治年间,有一班文人雅士,认为“老皮巷”容易使人读走了音,很不“雅”,且又对这勤劳认真、乐于助人的老婆婆有不尊敬的含意,便根据这婆婆的一番事迹,提名为“司家巷”,意义是这老婆婆照管各家的纪念词。到了民国廿五年(1936年)警察局长张恨愚首次发动在泰兴钉搪瓷街巷门牌时,却误以为“师家巷”。其实这巷内从未有一个姓师的居住过,出巷街上虽有一家姓师的,可不是出色的名人,且又与巷口隔了好几家门面,与巷内毫无关系。这是不了解“司家巷”之所以称为“司家”的历史和命名的根据。好者,“师”与“司”同音,又师者,为学习的榜样,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”,故至今未加更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