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华街是连接大、小西门的街巷,南北走向临街人家的房子都是东西向。中华街29号是龙王庙故址。龙王庙的大门座东朝西,大门北的两进院落,第二进便是龙王殿,龙王殿虽然尊为殿,却没有斗拱翘角,只比普通人家房子的略大,龙王殿对面的是客厅,预备请龙王爷时贵客休息之用。

    大门南边三进每进三间,第一进临街是僧房,第二进是客堂,第三进是天后宫,这天后宫也无翘角飞展,仅比民居宽大气派。天后宫中间神龛里供奉着天后娘娘,神龛左边是观音菩萨,右边是地藏王菩萨,南北两边供有千手观音、文殊普贤菩萨、大肚笑佛和韦驮,也靠墙而坐。

    龙王庙的龙王爷虽有风伯云母、雷神龟相相伴,但平时没有香客关照他,只有请禅时菩萨施雨时,才请去城隍庙供奉,天后娘娘的香客多为小孩多咳治难愈。正常时观音菩萨香火最盛,龙王庙听不到晨钟暮鼓诵经馨铃。

    只有邻居家老人需请应七,尼姑才偶尔出门念经,从来不做焰口道场。这也许与人力有关,解放初只有当家老尼姑仁义,中年尼姑果林,两个小尼姑长安、长留。老尼姑仁义去世后,果林当家。

    尼姑们的供养全靠庙产地租。解放后土地改革先是小尼姑长安、长留去鞋帽厂当学徒。仁义去世后,当家的果林担任过街道红旗服装厂主任、联盟居委会主任。庆云寺方丈、原佛协会长智劳去世后,果林担任佛教协会会长多年。
十一届全会后,拨乱反正,重修庆云寺、观音庵,她运帱帷幄。显示出超常的才干,为泰兴佛教中兴贡献了力量。
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,原在城隍庙的襟江小学扩建,城隍庙的主要神像城隍爷等搬进龙王庙供奉,道长何道成也住进龙王庙。六十年代中,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们拥进龙王庙,将所有佛神像全部拉到公共体育场焚毁。龙王庙作为代城隍庙的作用消失。旧城改造时,龙王庙被全部拆毁建成居民小区。